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
時間:2016-11-27 16:08:38 點擊:次
山東省的花崗巖雕刻和大理石雕刻都是很民達,青島、平度、萊州、泰安、嘉祥等市縣是其石材的主要集中生產地區,其生產已形成一定規模,并已批量出口石刻制品。曾子的故鄉嘉祥更是中國石雕和漫畫石刻發祥地之一,是我國又一個“石雕之鄉”。嘉祥石雕距今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,如漢代武氏墓群石刻和漢畫像石刻,嘉祥縣已為山東省重點石刻品出口地區之一,并冼進一步擴大發展。
自古嘉祥"家家聞錘響,戶戶操釬忙“。千百年來,嘉祥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嘉祥人民的智慧與勤勞,才一直屹立在中國石雕文化的巔峰。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各類石雕藝術品從這里輸向全國及至世界。
嘉祥石雕藝人亦曾為忽必烈雕刻一獅一鼎,被稱為絕計,并為其督燕南各路石工營建大都,即今天的紫禁城,有天下”咸稱嘉祥石刻“之說。從去岡石窟、五臺山佛寺、故宮、圓明園、頤和園、天安門金水橋到人民大會堂、人民英雄紀念碑、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筑,處處留下嘉祥石雕的雕刻印記。當代嘉祥石雕更是譽滿了全球,形成了傳統、仿西洋、園林等各個流派,更出現了多位全國工藝美術大師。
嘉祥石雕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。早在東漢時期雕刻大師衛改的”選擇名石,南山之陽,抉取妙好,色無斑黃,前設壇坦,后建祠堂,雕刻文畫,羅列成行“,使“武氏墓群石刻"流芳千古,被稱之為古代民族文化的藝術瑰寶。武氏祠內的一對大型石獅,是我國現存石獅中惟一有確切年代記載的石獅造型藝術珍品,堪稱石獅雕刻的鼻祖:兩獅斬首扭頸張口怒目。一獅左足還撫摸著一只惹人喜愛的毛發卷曲的小獅。這些古代嘉祥石雕藝人創作的石雕藝術,向世人展示了我國古代石雕的輝煌成就和高超藝術水平。祠內十大帝王圖、水陸攻戰圖等畫像石栩栩如生,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、學者前來觀賞、研討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評價,這些漢代的石刻畫像超過了同期埃及的石刻和希臘的瓶畫。
上一篇:武氏祠石刻
下一篇:石欄桿(古建欄桿形式)